使用介面設計手冊第九章 User Interface Design for Programmers Chapter 9: the-process-of-designing-a-product

作者:周思博 (Joel Spolsky)
譯:Paul May 梅普華
Tuesday, May 9, 2000
屬於 Joel on Software, https://www.joelonsoftware.com/2000/05/09/the-process-of-designing-a-product/

我們已經講過良好設計的原則,不過原則只是提供方法來評估並改善現有的設計。不過...一開始要如何找出正確的設計呢?很多人會先寫出一大本功能綱要,涵蓋所有想到的功能。然後設計各個功能並把功能連到功能表項目(或網頁)上。等他們完全後,程式(或網站)就會具備所有要的功能,不過用起來並不順暢。人們會看著程式卻不知道它能做什麼,也不知道要如何完成他們要做的事。

微軟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是一種叫「活動式規劃 (Activity Based Planning)」的方法。(就我所知,這個概念是Excel團體的Mike Conte所發明的,他後來做煩了就改行去當賽車手)。其關鍵所在是要找出使用者會進行的活動,然後努力讓這些活動很容易完成。用下面的例子來解釋最為貼切。

你決定要架一個網站讓大家可以製作賀卡。如果選用較簡單的作法,你可能會列出如下的功能列表:

  1. 把文字加入卡片
  2. 把圖片加入卡片
  3. 由卡片庫取得預先設計好的卡片
  4. 傳送卡片
    1. 透過電子郵件
    2. 列印出來

如果缺乏較好的方法思考這個問題,很可能就會做出一個大約 1984 年代麥金塔的典型使用介面:一個一開始有張空白卡片的程式,有幾個功能表選項可以加入文字或圖片、由卡片庫中載入卡片、以及送出卡片。使用者得坐下來瀏覽各個功能表,嘗試找出所有可用的命令,然後各自找出如何結合這些基本命令製作出一張卡片。

活動式規劃要求你必須找出一個使用者可能會做的活動清單。所以你就找可能的使用者談,結果得出這「前三項」列表:

  1. 生日賀卡
  2. 宴會邀請卡
  3. 結婚紀念卡

現在暫時不要用程式員的想法考慮程式(也就是想著製作一張卡片要哪些功能),要像使用者一樣地考慮(也就是使用者會做哪些活動)。主要的活動是:

  1. 送一張生日賀卡
  2. 計畫一個宴會,然後邀請大家來參加
  3. 送一張結婚紀念卡

突然間各式各樣的點子都出現在你腦海裡。所以一開始可以顯示如下的選單而不需要用空白卡片:

    你想要做什麼?
  1. 送一張生日賀卡
  2. 送一張結婚紀念卡
  3. 送一張宴會邀請卡
  4. 由空白卡片開始

這樣使用者會突然發現你的程式變得非常容易上手,他們不再需要先瀏覽功能表了。因為基本上程式會引導他們逐步完成所有的活動。(這裡會有個風險,如果你沒有選對活動,就會疏遠或搞混那些原本會用你的程式的使用者,比如說要送賀年卡卻找不到選項。所以要小心挑選能涵蓋大部份目標市場的活動。)

光看到這三個活動就會出現很多可以加的好功能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正在送一張生日或結婚紀念卡,可能希望能在明年提醒你寄卡片給同一個人...所以你可能會勾選寫著「明年提醒我」的選項。另外宴會邀請卡都會需要回覆是否能參加,所以可以加個功能讓你以電子方式收集回函。這些點子幾乎是光看到使用者會做的活動就浮現了,不過看著應用程式的功能是不會想到的。

這個例子沒什麼;不過對正式的應用程式來說,活動式規劃的好處就更可觀了。當你從頭設計一個程式時,你對使用者會做的活動已經有個想法了。把這個想法弄清楚一點都不難,幾乎不必費什麼工夫,只要和同事做些腦力激盪,把可能活動都寫下來,然後決定把重點放在哪些項目。強迫自己把這些活動寫在紙上,對你的整體設計幫助很大。

當你在製作現有產品第二版時,活動式規劃會變得更重要。這時候觀察客戶樣本使用你的程式做些什麼事,可能會是件很重要的事。

從 Excel 1.0 到 4.0 這段期間,微軟裡大多數人都認為最常見的使用者活動是做財務上的模擬分析,(比如改變通貨膨脹率看看獲利所受到的影響)。

當我們設計 Excel 5.0 時開始正式使用活動式規劃,大概看了五個客戶使用產品之後,就瞭解到有很多人只是用 Excel 來記錄清單。他們完全不會輸入任何公式或做任何計算!我們以前根本沒有考慮過這件事。結果發現在 Excel 中保存清單比其他活動普遍得多。而這也讓我們發明出許多能更容易地保存清單的功能:更容易的排序,自動資料輸入,幫助你看到清單某一部份的自動篩選功能,以及多用戶功能(能讓多人同時編輯同一份清單,Excel 會自動處理所有衝突)。

當 Excel 5 正在設計時,Lotus 推出了一套「全新典範」的試算表 Improv。根據新聞稿的說法,Improv 是全新世代的試算表,能把之前所有的產品都幹掉。由於各種奇怪的理由Improv 先推出了 NeXT 版本,這對產品的銷售當然沒有幫功,不過卻有很多聰明人認為 Improv 之於 NeXT 就像以前的 VisiCalc 之於 Apple II:它會是個殺手級應用,會讓人們為了用一個程式而去買全新的硬體。

當然啦,Improv 現在已經是歷史的註腳了。在網路上搜尋這個名字,唯一找到的是一位太有條理的倉庫經理不知為何所建的網站,裡面列出他們賣不出去放著積灰塵的存貨。

為什麼呢?因為在 Improv 裡幾乎不可能只製作列表。Improv 設計者認為大家都是用試算表來建立複雜的多維財務模型。可是如果他們去調查一下,就會發現製作列表比多維財務模型常用太多了,可是在 Improv 裡就算有辦法製作出列表,也是非常的麻煩

所以活動式規劃不光是能幫助應用程式初版(你必須猜測大家所想做的事),對於打算升級的程式更是有用,因為你能瞭解客戶正在做的事。

另外有一個來自網路的例子,就是 deja.com 的演進,它剛開始是個名為 dejanews 的龐大 Usenet 可搜尋索引服務。最初的介面只有一個編輯框,寫著「在 Usenet 中搜尋廢話」,就只有這樣。在 1999 年少量的活動式規劃顯示,一般使用者的活動是研究產品或服務,比如研究「我該賣那一種車子」之類的。後來 Deja 整個重新組織過,現在已經偏向於產品意見搜尋服務了:Usenet 搜尋能力幾乎被完全隱藏起來。這對用該網站搜尋 Matrox 顯示卡是否能用於 Redhat Linux 5.1 的少數使用者來說很煩,卻使得絕大多數只想買到最佳數位相機的使用者更喜歡。

活動式規劃還有另一個好處,就是能讓你做出一份要做的功能清單。不管你是要製作任何種類的軟體,都會發現時間只允許完成 1/3 的功能。而決定功能要做或不做的最好方法之一,就是去評估哪些功能支援最重要的使用者活動

想像使用者。

業界最頂尖的使用介面設計者都同意一件事:你必須先創造並描繪虛構的使用者才能開始設計使用介面。你可以回想我在本書介紹中所說的虛構使用者皮特:

皮特是在某家技術性書刊出版社裡工作的會計師,使用視窗有六年經驗,主要在辦公室用,偶而也會在家裡用。皮特很能幹而且很技術性。他會自己安裝軟體;會閱讀PC Magazine,甚至還能寫些簡單的Word巨集協助辦公室的秘書開發票。他家裡有裝纜線數據機。皮特從來沒用過麥金塔。「太貴了」他會告訴你說「128MB RAM 的 700 Mhz PC 才多少錢...」。好了,這就是皮特。我們都知道了。

當你在讀這段敘述時,你幾乎可以想像出一個使用者。我也創造了另一類的使用者:

派翠西亞是個英文教師,出過很多廣為人知的詩集。她從 1980 年起就已經用電腦作文書處理,不過總共只用過 Nota Bene(一套古老的學術用文書處理器)和 Microsoft Word 兩套軟體。她不想花時間瞭解電腦運作的理論,而且習慣把所有文件不更改目錄直接存檔。

很顯然的,設計給皮特用的軟體和設計給派翠西亞的軟體一定會有相當的差異,當然也和給麥克(16歲,在家裡用 Linux,會上 IRC 聊好幾個小時,另外絕對不用 "Micro$oft" 的軟體)用的不一樣。

當你創造出這些使用者之後,要考慮你的設計會變得容易許多。舉例來說,很多程式員都會高估一般使用者弄懂事情的能力。每次當我寫說命令列使用介面很難用,總是會收到一堆郵件說命令列功能超強,因為可以完成像 'gunzip foo.tar.gz | tar xvf -' 之類的工作。不過當你想想看要派翠西亞鍵入 "gunzip..." 時,立刻就會明白這種介面永遠不會符合她的需要。考慮一個「真實」的人能讓你有移情作用,讓你做出符合這個人需要的功能。(當然啦,如果你是為純熟的系統管理員製作 Linux 備份軟體,就得創造像「法籣克」這些的角色。他拒絕碰 Windows,而且用「作業系統」形容 Windows 時總是加個問號,用的 tcsh 是自己改過的版本。他的機器整天都在執行 X11 而且開了四個 xterm 終端機程式,另外還同時開了大約 11 個 xperf 程式去監看所有電腦的CPU使用量。

總結起來,設計良好軟體大概需要六個步驟:

  1. 創造一些使用者
  2. 找出重要的活動
  3. 找出使用者模型:使用者期望如何完成這些活動
  4. 草擬出初版的設計
  5. 一直反覆把設計修改得更容易,直到虛構使用者能輕易使用為止
  6. 找真人來看著他們試用你的軟體。特別注意人們出問題的部份,這很可能就是程式模型與使用者模型不符的地方。

良好的使用介面能讓軟體大賣,不過也會讓人們快樂,因為這是人們完成想做的事時的反應。這也說明為何使用介面設計是個能令人滿足的領域。還有什麼地方能讓你有機會讓數百萬人更快樂一些呢?

這些網頁的內容為表達個人意見。
All contents Copyright © 1999-2006 by Joel Spolsky. All Rights Reserved.